type
Post
status
Published
date
Nov 27, 2016
slug
pm-pgc-ugc
summary
PGC、UGC和OGC的交互:内容生产-分发渠道-社群-商业模式
tags
思考
category
学习思考
icon
password
Property
Oct 5, 2022 04:57 PM
PGC、UGC和OGC的交互:内容生产-分发渠道-社群-商业模式
PGC,UGC,第一次从运营、产品口里po出来时,我一脸懵逼。。什么鬼?!于是火速自查相关内容。PGC: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 ,专业生产内容或专家生产内容,例如视频网站、微博等,内容质量比较有保证;
UGC:User Generated Content ,用户生产内容,又用户自发产生的,通常质量参差不齐;OGC:Occupat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 ,职业生产内容即以内容提供为职业的人所产生的内容。在现有互联网时代,几乎所有平台都在实现这三者的交集,PGC和UGC有交集,表明部分专业内容生产者,既是该平台的用户,也以专业身份(专家)贡献具有一定水平和质量的内容。PGC和OGC也有交集,表明一部分专业内容生产者既有专业身份,也以提供相应内容为职业。在现公司,一直以来我们的产品方向为人文社交,那么这少不了将PGC、UGC、OGC三者做结合,OGC以目前现状在现有公司难以实现,没有充实的运营资源以及公司的传统思维限制,但PGC和UGC却是我们一直找寻的方向。在最近我们准备的新版本迭代中,就已开始部署PGC和UGC的结合实现。我们的产品特色是在行业中扩大点评发表的功能,实现大量的UGC产出。点评是不论酒店业还是OTA甚至是电商都最care的一项。任何具有购物理念的产品都离不开点评。因此我们将线下的场景优势进行UGC的实现平台,引导用户进行酒店吐槽。一版上线(也是从“0~1”的产出阶段),我们就上了“吐槽”(实际非功能名称,只是我们想要打造的一种方向)功能,但是上线3个月实现的情况是用户95%的内容均为表扬,这另我们意想不到。在此期间,我们也进行了反思,是“吐槽”线下引导不够,还是线上交互不充分。故我们进行了一次运营推广,采用“奖品激励”进行引导吐槽。然而产生的效益依旧好评居多,于是我们转变了产品方向,开始往好的引导和推出,通过数据反馈“吐槽”的还有增长。呵呵。。用户就是这么J~UGC内容有了产生,有了数据,so我们开始了数据的整合分析以及开始涉入轻互动的模式;于是有了新版本改版,我们改动规则如下:1、将原有的用户发表做了UI调整;2、将门店管理员的跟踪回馈做的明显,突出我们的服务概念;3、增加通用的轻交互—点赞、点评;4、增加用户对自己发表的内容自行管理—删除、消息查收;5、PGC内容的增加;这期的改版相当于优化内容产生方式,提升UGC的产出质量与数理、增加PGC的产出引导与推广;同时增加消息渠道的提供;整个模式是走的“内容生产-分发渠道-社群-商业模式”的路线,这也是我一直推崇的产品及运营方式。目前我们只是在稳固内容生产的质与量,在慢慢展开渠道的多样化的阶段,相信这种路线是适合我们当前的产品方向的。至于最终数据效果如何,很多就会与验证了,期待期待~~~
- Author:tangly1024
- URL:https://tangly1024.com/article/pm-pgc-ugc
- Copyright: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,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, adopt BY-NC-SA agreement.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!
Relate Posts